粤派学者讲坛|蒋述卓教授主讲中文系(珠海)粤派学者讲坛第一讲

无

Body

       2020年10月27日晚7点,在海琴6号A631室,“粤派学者讲坛”第一讲《文学评论的时代品性与文化意蕴》,由蒋述卓教授主讲,中文系(珠海)系主任朱崇科教授主持。

       蒋述卓教授,文艺评论家,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暨南大学)主任,暨南大学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已出版的学术著作有《文化视野中的文艺存在》《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论学术研究史》《传媒时代的文学存在方式》《流行文艺与主流价值观关系研究》《诗词小札》等二十余种。

 

无

 

       在讲座正式开始前,蒋教授对“粤派学者”的意涵及学术谱系做了简要介绍。他从晚清的梁启超、黄遵宪谈起,并以新时期的洪子诚、陈平原作结,完整勾勒了近代以来的粤派学者谱系。之后,蒋教授更是通过比较粤、闽两派学者不同的治学风貌,指出粤派学者以“文史”为重心的研究偏好。

       在讲座正式开始后,蒋教授先是提纲挈领地指出“文学评论具有时代品性”这一观念。他以孔子、刘勰、启蒙主义、浪漫主义以及十九世纪俄国的文论为例,指出:从古至今、由中到外,不同时代影响了不同文论的建构,而从不同文论出发亦可窥探不同时代面貌。紧接着,蒋教授从以下三个层面,层次鲜明、旁求博考地展开论述:首先,他认为“文学评论必须追逐时代,把握文学创作趋势以确定评论对象”。比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乡土文学是中国文坛主流,但九十年代后,随着经济发展,城市文学也随之滥觞,因此,文学评论便不能忽视城市文学的蓬勃崛起。其次,他简要回顾了中外不同时期的文学批评,并强调“文艺评论视角随时代的变迁进行转换”。他特别举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两次“从审美批评到文化批评转向”的标志性事件,并指出市场经济、消费主义及大众文化的异军突起对文艺批评转向发挥了决定性的影响。最后,蒋教授重点陈述了“文艺评论要追求文化意蕴”。对此,他从“文化诗学的建构”着手,分别从“文化立场”“文化背景”“时代品行、伦理向度”三个角度具体阐释了文化诗学的内涵。

 

无

 

       朱崇科教授对本场讲座进行了总结,他指出蒋教授的论述气势磅礴、高屋建瓴,对所有在场的教师、同学都有重要启发意义。随后的问答环节,师生们踊跃提问,蒋教授在回答之余也提出两点建议:1.文学研究尤其要重视研究方法,而不同研究视角可带来研究方法的更新或拓宽;2.无论是文学,抑或是文艺,对它们的理解都需要放置到大的时代、文化背景中去,要以多元视角、多种路径进行阐发。因此,学文学的人视野一定要宽广。

      本次讲座在师生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